首頁
>新聞資訊>專題專欄>30·60我們在行動
綠建未來 向著星辰大海

9月13日,作為國家首批220千伏全預制艙升壓站的海上風電場"心臟",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承建的廣東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升壓站上部結構完成陸地建造和分系統調試任務,裝船發運,沿著"星辰大海"的征途一路南下,助力綠色發展,建設美好未來。

出山入海 綠色轉型開新局

近年來,山西電建作為山西省"轉型發展標桿企業",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大力開發投建營一體化、EPC等高端項目,新能源和非電業務占比達到了70%,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道路。

大唐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是國家首批220千伏全預制艙的海上升壓站。升壓站上部結構被稱為海上發電站的"心臟",擔負著電能匯集,輸變電的關鍵使命。整體外形尺寸約為43米×43米×22米,是一個堪比8層居民樓高,單層面積約為4.5個標準籃球場的海上"巨無霸"。升壓站上部結構單體重量約為2550噸,是廣東所有海上升壓站中重量最輕、設計最先進的升壓站。

一直以來,山西電建新能源業務持續發展壯大,百余項風電和光伏、生物質、垃圾發電EPC總承包項目和建筑施工項目立起座座豐碑,在新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推動"美麗中國"和生態文明建設。僅在2020年,山西電建就圓滿完成24個風電項目建設任務,創造了吊裝就位623臺風機,并網發電量近2吉瓦的驕人業績。

作為山西電建在新能源業務領域提檔升級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,該項目肩負著"出山入海"之"開路先鋒"的使命和重托,成為該公司踐行"碳達峰碳中和3060",開拓綠色轉型新局面的重要里程碑。

精工細作 效率工藝雙達標

新領域、新業務、新設計。該公司加強項目管理,以隊伍建設專業化、施工工藝標準化為關鍵點,確保項目價值最大化。

升壓站"上大下小"的結構模式,預留的電纜敷設空間窄小,電纜排列十分緊湊,電纜就位后的防火封堵也有著單獨進行防火分隔的更高要求。這樣的安裝難度和工藝要求,使工期更為緊張。

負責施工的該公司電氣專業施工人員本著"自上而下"的敷設原則,仔細研究敷設路徑,保證電纜"打彎角度",緊密排列每一處"直角彎"、"U型彎",堅固綁扎每一層動力電纜、控制電纜,使所有電纜如同一道奔流的瀑布,順直流暢,整齊美觀。

僅用半個月,高質量、高效率完成總長度達50余公里的電纜敷設工作,不僅成為專業施工人員的新突破,更是同類項目的新標桿。

攻克難關 特殊試驗新高地

作為國內首個220千伏全預制艙海上風電升壓站,這顆"心臟"是否足夠強健,調試過程中220千伏特殊試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山西電建具備電力承試一級資質以來,僅用8天時間完成此次高壓設備"特殊試驗"系統調試任務,標志著調試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準,一舉占領技術新高地。

負責此次調試任務的是山西電建電氣工程處張鴿青年突擊隊。200千伏特殊試驗包含5項試驗,其中3項耐壓試驗對試驗數據有嚴格要求,數據必須精準無誤。為了避免焊機等施工電源影響局放試驗中的波形結果,張鴿帶領團隊在白天完成分系統調試工作,晚上在現場其他作業停止后,才進行局放試驗。

試驗期間,全體調試人員不敢有絲毫松懈,經常一干就是一整晚。在GIS試驗過程中,由于高壓引線間距過近,影響試驗的進程,試驗一度陷入瓶頸。張鴿和大家經過反復討論,決定采取以管件支架保證絕緣間距的措施,繼續多次實驗后,數據最終定格在368千伏,符合試驗規定值。這場特殊試驗攻堅戰也比預計時間提前3天,在第8天完美收官。

向著星辰大海,他們錘煉著堅強意志,付出了"超人"般的努力。白天,高達34攝氏度的酷暑高溫使升壓站鋼鐵平臺更加地灼熱難耐。他們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濕,又被烈陽烤干;夜晚,就連工裝下的皮膚都被蚊蟲叮咬的又紅又腫??伤麄儏s樂觀的說:"再堅持一會兒,我們就可以欣賞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。"

就是從他們的手中出發,這顆強大的升壓站"心臟"將在蔚藍大海上乘風破浪,奔赴屬于它的風場海域。山西電建也將由此發動更強引擎,以央企實力賦能綠色發展,向著星辰大海,全速前進。

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超碰97在线